嘀咕的聲音剛剛落下。
曹操怒罵著,要曹植把這首五公子寫的詩給撕了。
曹植當即要撕。忽聽得閣內,一道稚嫩的童聲急叫道:“別撕!”
曹植聞言一愣,抬頭一瞧,喊住他的不是別人,竟是閣內年齡最小的公子。曹操最疼愛的兒子曹沖!
曹操也是納悶,滿臉疑云的望著這個膝下麟兒,曹沖。
只見曹沖拱手先是行了一禮,拜道:“父親,這首詩可否賜給沖兒?!?/p>
也就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曹沖發出此言,若是其它人,恐怕曹操會連帶著他與曹雄一并懲罰。
與五子曹雄關系要好的曹林實在看不過去了,怒斥曹沖:“沖弟,這是什么意思?難不成你還要張貼在整個鄴城的街頭巷尾?羞辱五哥哥不成?”
曹沖對著曹林哥哥微微一笑,對他說道:
“張貼在街頭巷尾?我可舍不得!五哥哥的這首詩看似簡單、白話,實則開創了一個新的詩體、新的流派!
文人寄情于詩、寄景于詩,不外乎是追求自由二字!
五哥哥的詩體,卻是沖兒見過的最自由的?!?/p>
見曹沖是夸耀,曹林深深的喘了口大氣。心想還是曹沖最為仁厚。
曹沖的話,倒是讓曹操有些動容。
論詩詞歌賦,12歲的曹沖,比之曹操都是不曾多讓。他都說好,那定然五哥哥曹雄的這首詩,是真的好。
其余四公子見曹沖如此夸耀曹雄,心中倒是松了口氣。因為,曹操之所以生氣的關鍵,并不在于文體,而是結尾處的轉折。
聽過曹沖的話,曹操心情好了一些,示意賦詩閣諸人站起身來,隨后詢問曹沖:“沖兒,你既言你五弟這首詩做得好,那最后一局‘預知下句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’,又怎么解釋?”“這一句才是無與倫比,精妙絕倫,簡直是這首詩的寓意所在。父親您想,五弟輕輕地來,悄悄地走,是為了什么?文辭出彩,結局處卻又故意轉折敗筆又是為了什么?”
聽得曹沖的言語。曹丕、曹植似乎猛的反應過來?!拔宓茉娭?,竟然有這個意思?!?/p>
曹操絕頂聰明,細細一回味,果然別有洞天。
曹雄這是直抒胸臆??!身體健碩,卻佯裝病重;文采卓越,卻刻意敗筆!這哪是狂妄?這分明是以示弱,刻意回避爭奪世子之位!
換句話說,曹雄就是借著最后一句,故意惹怒父親,從而遠離世子之位的爭奪。
原來,所有公子夢寐以求的世子之位,人家五子曹雄壓根就不在乎!
好嘛,怪不得這首詩,又是輕輕地走,又是輕輕地來,又是甘心做水草,又是不帶走云彩,還有結尾處的刻意敗筆。這是盡力撇清自己,不爭、不搶,不去蹚世子爭奪的渾水呢。
考試遲到、走路心不在焉、提前離去、放風箏,曹雄總總的怪異,如今在曹操的眼里,因為這個動機,顯得十分的合理。
此子心中城府竟能隱匿到如此地步!
了不得!
這是曹操最后給予他的評價。
還別說,在經過曹沖的提點后,曹操再次品味這首新流派的詩詞,還真感悟到幾分淡泊名利。特別是“我甘心做一條水草”一句。
撇開曹雄深不可測的城府不說,還真有種別樣的脫俗與灑脫。
此等文章本該重賞,但是曹操的公子竟然有不爭不搶的心性卻是該罰。
真不錯,一直在追這本書。
完結有點遺憾了!給你好評作為鼓勵。希望你能再作一出更好的作品!
主人公不懼艱難,敢做敢當,有勇有謀,很勵志,值得我們學習。
當你了解愛情,你也就了解人生。千帆過盡,始終留在心裡的,只有那張熟悉的臉和那一抹牽動你的微笑。
大大的書籍寫的很好,文采很豐富,情節一環扣一環,環環相扣,讓人入迷。
劇情跌宕起伏,充滿了反轉和刺激,看得很過癮。
書不錯哦,滿分支持~很有特色!愛了愛了。
每一章都會跟著主角熱血沸騰